2025年9月22日,应轻金属材料防护与安全储能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丽教授邀请,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青年科学基金A类获得者梁勇来我室交流访问,并在河南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20室作题为“计算机模拟助力酶催化新机制解析和碳氢硼化新配体设计”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王丽教授主持,实验室全体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在报告中,梁勇教授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预测酶催化反应活性与选择性领域的研究进展,揭示了首个酶催化[6+4]环加成反应的独特机制,并提出了酶催化中“非共价保护”的新概念。在计算模拟的帮助下,成功设计并合成出两大类配体,实现了具有高区域选择性的间位和对位碳氢硼化反应。还利用计算设计实现了配体进化的方法,通过在配体与底物间引入包含色散力在内的多重非键相互作用,成功实现了兼具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首例铱催化吲哚C5位硼化。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建立了“机制引领、计算降维、精准设计、减少试错”的新研发范式。报告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通过理论指导实验,极大地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报告结束后,参会师生与梁勇教授就相关内容进行了积极互动和讨论。
梁勇教授简介:
2005和2010年分别获北京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12-201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获江苏特聘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化学会一物理有机化学新人奖、江苏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南京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特等奖指导教师、南京大学“我最喜爱的研究生生涯导师”、南京大学魅力导师奖、南京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国家青年科学基金A类获得者等荣誉。主要从事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中涉及的有机反应和酶催化机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于有机合成的新催化剂和反应、计算指导新生物正交试剂的设计与应用等。近5年来,在Nature(2篇)、Nat. Catalysis(1篇)、Chem(2篇)、Nat. Commun. (7篇)、J. Am. Chem. Soc.(6篇)、Angew. Chem. Int. Ed.(9篇)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

